/台中未來市/
全齡友善的健康城市
#幼齡扶育
Action 27 / 願生樂養安心托育
- 因應臺中市自然及社會人口維持正成長趨勢,積極建構友善育兒環境,藉由擴大幼兒托育的公共化,提供價格合理、品質有保障的托育服務,減輕市民育兒經濟負擔及身心壓力,進而營造願生樂養的宜居環境。
Action 28 / 兒童安全網
- 「以家庭為中心,以社區為基礎」,借助社區網絡資源,布建家庭社區支持服務,並以全市14區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築起安全防護網,當家庭發生變故,社區團體與鄰里通常為最先接觸及發現問題者,透過引導社區參與及在地社工就近陪伴與服務,社區亦將成為互助與支持網絡之重要環節,並能協助適時介入並給予資源,提供跨域公私協力合作服務,回應脆弱家庭多元複雜需求。
#銀髮友善
Action 29 / 長春活力再精進
- 面臨急遽人口高齡化,除了持續透過在地老化促進長者良好社會參與,更須突破舊思維,以創新手法引導銀髮產業未來發展,找到高齡社會正向經濟循環與附加價值更高的新藍海,讓高齡人口不再只是被幫助的需求者,而是能持續對社會發揮正向「銀響力」之供給者。
Action 30 / 長期照護網
- 臺灣是人口高齡化趨勢最快速的國家之一,2050年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達35%,高齡者因其身體機能衰退與應變延遲等因素,災害時往往面臨有避難困難與高脆弱度問題,現階段應就高齡者防減災及其災害應變和整備行為提出預警,研提高齡者未來之空間規劃。
#社會關懷
Action 31/ 身障服務網
- 對於弱勢家庭、獨居老人、低(中低)收入戶等進行社區支持與多元協助服務,透過轉介協處機制之資源連結,積極陪伴、培力弱勢家戶實現累積資產、就業自立及社會參與等目標,協助弱勢族群逐步回到穩定安全生活正軌。
Action 32 / 警政治安網
- 隨著科技的發展,為持續維護臺中市治安防護,透過大數據智慧交通分析、機動調整防治策略,來維護市民之交通安全。
Action 33/ 消防安全網
- 建立公安平臺、E化整合資訊,創立安全的消防網,建置消防據點,完善消防安全網。
Action 34 / 落實性別平等
- 在學校及公共設施等地點設置性別友善廁所,鼓勵男性參與育兒工作,達到性別平權的友善環境。
Action 35 / 強化動保環境
- 本市以「節源、開流、安居、樂活」四大政策方針著力流浪動物問題,為遊蕩動物找到生命的歸屬,並提升收容所環境之品質,建立友善的收容環境。
#疫病照護
Action 36/ 醫療服務網
- 都市地區人口眾多,導致大型醫院人滿為患、醫療資源無法有效分配問題,透過建立以區域聯防之遠距醫療計畫,連結基層醫療、長照和照護機構,並以ICT發展遠距會診、照護及遠距藥局等服務,打造緊密之醫療照護網。
Action 37 / 食安捍衛網
- 推動食安智慧治理,建置食安資料庫及食安GIS專區,掌握高風險業者加強分級管理,完成從現場稽查到查驗結果開放的資料鏈整合,並主動向市民公開查驗資料,守護市民健康安全,並以此為基礎,賡續開放更多食安查驗資訊細節,以提升市民對食安管理的信心及滿意度。
Action 38/ 迅實防疫網
- 配合防疫工作,加強跨局處防疫處理量能,除因應新型傳染病強化各項防疫措施,避免病原體傳播風險,針對既有傳染病亦積極提升民眾疫苗接種率,並建構疫苗預約平臺,提高疫苗接種便利性,並降低民眾重複預約之情形。
#運動普及
Action 39 / 運動環境整備
- 藉由健全的硬體設施,提供市民充分、理想之休閒環境、強化市民身心健康。而配合運動場館「點」的倍增,同步加強便捷安全的人本動線與公共運輸系統,並營造無障礙、全齡通用的戶外環境,促使運動場域與生活連結,進一步讓運動更為普及化、便利化、可及化。透過運動場館與戶外無礙通行環境營造,形塑全市運動支持性環境。
Action 40 / 市民酷運動
- 透過持續結合民間資源辦理多元體育活動、推播運動管道及各活動行銷,加強市民健康體適能並提升市民規律運動人口比例,進而達成運動規律化與全民參與運動賽事之目標。中長期將逐步興闢國際級競賽場館、創新主題式場館,提升運動觀光經濟效益,打造全市性休憩軸帶。